オススメ度

外国語対応

博多拉麵的輪廓/印象

你對日本拉麵的印象可能是 「博多拉麵」(Hakata ramen:博多ラーメン) 或其他豬骨拉麵(tonkotsu ramen)。

當今世界上有數以千計的拉麵館,其中許多都提供豬骨拉麵。

這就是它在全世界的流行和普及程度。

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一風堂(Ippudou)在14個國家擁有約130家分店,而博多一幸舍(Hakata Ikkousha)在10個國家擁有約40家分店。

 

博多拉麵不是一個著名的地標,但它是福岡(Fukuoka)旅遊的一個重要元素。

福岡縣(Fukuokaken)是一個「拉麵王國」,有1600多家拉麵店,在日本排名第三,僅次於東京(Tokyo)的3300家和北海道(Hokkaido)的2000家。

 

博多拉麵(Hakata ramen)是日本最受歡迎的三種拉麵之一,與北海道的札幌拉麵(Sapporo Ramen)和福島縣(Fukushimaken)的喜多方拉麵(Kitakata ramern)並列。

東京拉麵(Tokyo ramen)有時被列入日本最受歡迎的三大拉麵之列,取代了喜多方拉麵。

然而,就知名度、受歡迎程度和商店數量而言,博多拉麵不僅在日本,而且在全世界都可以稱為第一拉麵。

博多拉麵的基礎是濃稠的乳白色豬骨湯和細而直的麵條,只有一些配料,通常是蔥和叉燒。

還有一些獨特的點菜方法,如可以指定麵條的硬度和「加面」(kaedama),也就是第二份麵條。

 

對拉麵的詳細描述如下。

首先是湯。

該湯幾乎完全由豬骨製成,在高溫下長時間烹煮,使豬骨中的明膠溶解和乳化,從而形成了渾濁的白色濃湯。

許多餐館使用甜醬油作為醬料。

 

接下來解釋麵條。

這些是含水量低的細麵條,與濃稠的豬骨湯搭配得很好。

由於細麵容易在湯中漲開,博多拉麵的麵條分量並不多。

取而代之的是 “加麵”,也就是第二份麵條。

 

然後解釋配料。

配料很樸素,通常只有蔥和叉燒。

餐廳的桌子上通常都有紅薑絲(benishoga)、辣芥菜(karashi takana)、蒜泥(oroshi ninniku)和白芝麻(shirogoma)和其他配料,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這些配料(*免費)。

 

以下簡單介紹一下 「博多拉麵的歷史」。

關於博多拉麵的起源,有幾種說法。

1937年,在福岡縣久留米市開設的一家名為 「南京千兩」的餐廳創造並推出了以「長崎燴菜麵條」的豬骨湯為基礎的豬骨拉麵。

最流行的說法是,這是豬骨拉麵的開始,也是博多拉麵的根源。

另一種說法是,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,經營烏龍麵攤位的津田先生開始供應豬骨拉麵,他根據在中國東北地區吃過的一種混濁的豬骨湯面開發了這種拉麵,這成為博多拉麵的起源。

無論如何,從1950年代開始,九州地區各地的豬骨拉麵店數量爆炸性成長。

然後,在1980年代,豬骨拉麵,特別是博多拉麵,在東京和其他大都市地區大行其道,而且這種熱潮蔓延到整個日本。

在繁榮之後,博多拉麵並沒有消亡,在日本各地都有了一定的地位,現在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。

建議/特別說明

如果你知道以下內容,你可以更好地享受博多拉麵。

  1. 選擇麵條的硬度
    博多拉麵的一個特徵是,可以在點餐時選擇麵條的硬度。 麵條的硬度有幾個名稱,包括 「非常硬」(barikata)、「硬」(kata)、「通常」(Futsu)、「軟」( yawa)和 「非常軟」(bari-yawa)。
    大多數當地人似乎更喜歡「硬」,這樣可以讓麵條更脆,並享受麵條的堅固性。
  2. 加麵
    加麵通常收費100-200日元,這很便宜。
    與點餐一樣,你在加面的時候可以選擇麵條的硬度。
    但是,不能補湯,所以你需要確保在吃第一份面的時候不要喝太多的湯。
  3. 改變口味
    改變口味的典型材料是紅薑絲、辣芥菜、蒜泥和白芝麻,幾乎所有的餐廳都會在餐桌上放置這些材料。
    首先品嚐一下原汁原味的湯。
    建議你在吃到一半時,或想加麵時才加入這些配料,你可以在一碗拉麵中享受不同的口味。

體驗場所

博多拉麵店隨處可見,從午餐時間到深夜都可以找到。

還有幾十家在清晨開門,所以有可能一天三餐都吃拉麵。

儘管有這麼好的博多拉麵,但在福岡縣卻沒有一家米其林星級餐廳,甚至排名低於它的必比登推介(Bib Gourmand)級也只有一家餐廳。

中華麵 小福 (Chukasoba Fukuchan)

[ スポットの詳細を見る ]

米其林的調查員有一個邪惡的猜想,他們不喜歡博多拉麵。

*截至2021年8月,整個日本有兩家米其林星級拉麵館和59家必比登推介(Bib Gourmand)級。

広島県

前の記事

廣島市中心部
広島県

次の記事

廣島奧特萊斯